合肥市蜀山區老舊箱涵明渠改造工程鳴鑼開工
合肥市蜀山區現存總長約21公里的地下大型排水箱涵,是連接南淝河、十五里河的主要排水通道。這些箱涵主要建設于上世紀八、九十年代,斷面寬度大都在3米以上。箱涵常年浸于水中或處于高濕度、弱腐蝕的環境中,運行環境惡劣,結構構件日漸老化。由于位于地下,常規的管理養護很難從地面發現箱涵內部的病害,無法及時排除潛在的安全隱患。一旦出現突發問題,將嚴重影響市民安全出行,并引發城市局部洪澇災害。
近日,合肥市蜀山區市政和園林綠化管理中心啟動了老舊箱涵、明渠的改造工程前期工作,內容是對排水箱涵進行全面的結構檢測和病害維修加固設計。同時,本次調查檢測成果將納入合肥市排水管網信息系統,建立數字化檔案,為今后的設施維護提供準確的數據資料。
本次排水箱涵、明渠檢測工作將按專項安全施工方案進行。在強制通風后,檢測人員將分為4~5個小組進入箱涵內部,通過尺寸測量、鉆芯取樣、超聲波檢測、強度回彈、鋼筋探測等多種方法,對地下箱涵結構的尺寸、材料強度、裂縫開展程度、混凝土碳化深度、鋼筋銹蝕程度等結構病害進行全面檢查,并全程錄制影像。設計人員將在全線檢測成果的基礎上,詳盡了解箱涵現狀,分析病害危害程度并判別病害發展趨勢,并提出維修改造方案。
本項目由合肥市市政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承擔設計總承包,合肥工大共達工程檢測試驗有限公司負責結構檢測。按照計劃,結構檢測工作將于2017年10月底完成,2018年2月啟動施工招標,2018年6月完成全部的病害維修加固。今后,市政部門將安排專業機構每兩年對排水箱涵進行功能性普查,每5年對箱涵進行結構安全檢測,確保城市排水主動脈暢通。